1.橫瀝熱處理從加熱爐轉移到冷卻槽速度緩慢,工件入水的溫度已降到低於Ar3臨界點,發生有些分化,工件得到不完全淬火組織,達不到硬度請求。所以小零件冷卻液要講究速度,大工件予冷要把握時刻。
2.橫瀝熱處理裝爐量要合理,以1~2層為宜,工件彼此重疊形成加熱不均勻,致使硬度不勻。
3.入水擺放應堅持必定間隔,橫瀝熱處理過密使工件近處蒸氣膜決裂受阻,形成工件接近麵硬度偏低。
4.開爐淬火,不能一口氣淬完,應視爐溫下降程度,半途閉爐從頭升溫,以便前後工件淬後硬度共同。
5.要注意橫瀝熱處理後冷卻液的溫度,10%鹽水的溫度如高於60℃,不能運用。冷卻液不能有油汙、泥漿等雜質,否則,會呈現硬度缺乏或不均勻景象。
6.未經加工毛坯調質,硬度不會均勻,如要得到好的橫瀝熱處理質量,毛坯應粗車,棒料要鍛打。
7.嚴把質量關,淬火後硬度偏低1~3個單位,能夠調整回火溫度來達到硬度請求。但淬火後工件硬度過低,有的乃至隻要HRC25~35,有必要從頭淬火,絕不能隻施以中溫或低溫回火以達到圖紙請求完事,否則橫瀝熱處理,並有可能發生嚴峻的結果。